第122章(2 / 2)

青叶抄 吴桑 2651 字 2天前

怀成过来,双膝跪倒在冰冷的泥土地面上,哽咽道:「爹爹,儿子知错了,已经反省了这些日子……儿子心里想爹爹,也想阿章,求爹爹将儿子放出去看阿章一眼。」

皇帝举袖欲为怀成拭泪,手抬起来,在碰触到他脸庞之前,忽又生生收住,道:「爹爹今日便会放你回府。只是,你的王妃前些日子得了急病,未能救回来,已然……章哥儿如今在赵献崇的家里。他被三郎接走的时候,风寒已好得差不多了,只是受了场惊吓,夜里时常做恶梦,但宫里头的几名太医都跟了去……赵献崇想来也不敢苛待他,眼下应当好了罢。」

怀成一时惊住:「阿章怎么会在赵献崇家里?儿子的媳妇儿好好的,为何又会得了急病?」见皇帝不语,心内霎时明白了大半,自己担心了这些日子的事终於还是发生了,终究是不甘心,咬牙问道,「可,可是三郎?」

皇帝这才点头,道:「是他……本想将你关上个一年半载的,但爹爹也就在这几日了,因此想着将你放出去,你出去后与你媳妇儿上柱香,她年纪轻轻……也是福薄之人。」

见怀成面现惊惧之色,温言宽慰他道:「爹爹如今虽已被,被……」费尽周身的力气,始终未能说出「被他架空」这几个字来,虚汗却先出了一身,「爹爹自会尽力护你父子的周全,你若看开一些,将来说不定还能做一世的闲散王爷。」

怀成不死心,扯住皇帝的衣摆,愤然道:「陛下竟认命了么!他凭什么?他凭什么?有儿子在,他凭什么越过为嫡为长的儿子去!陛下不是将他的兵权都收回来了么?陛下即便还生着儿子的气,不是还有阿章在么?陛下难道竟忘了么?他生母乃是西域外邦女子!陛下这般纵容他,使得臣与阿章落到这般地步,陛下不怕母妃在天上伤心!?」

皇帝冷冷看他,鼻子里哼笑一声:「凭什么?就凭你被关押在此,而他手握重兵!就凭你父子二人都不是他的对手,就凭他心狠手辣心机城府更甚於朕,就凭他守得住我侯家的江山!」将怀成一把推开,也不用人扶,站起来径直走了,到得门口,忽然又转身说道,「朕许是大限将至,如今已看开了许多,二郎也看开些罢。」

守在院门口的容长一见皇帝踱了出来,慌忙小跑过来,说道:「陛下,已到了服药的时辰了。」

皇帝回到寝殿,喝下药,独自静坐了一时。容长一过来,问皇帝可要看看奏章。自捷报传来以后,奏请册立三皇子怀玉为储君的奏章便雪花似的报了上来。皇帝鼻子里嗤一声,摆摆手:「搁着罢。」又吩咐,「去请贵妃来。」

因为怀玉回来了,且大权在握,乌孙贵妃又不想去京郊的皇家寺庙度过余生了,听闻皇帝有请,倒有些吃惊,问容长一:「可知道是什么事情?」担忧他不行了,又生怕他说出「朕准你去出家了,去罢」,届时覆水难收,倒叫人为难。

容长一道:「这个,臣也不甚清楚。只是,」左右看看无人,方低声回复道,「陛下今日精神好了许多,傍晚去了宗正寺,与那一位闭门密谈许久,臣猜测,大约是要放他回府了……这才从宗正寺回来。」

贵妃点点头,心里头还是不明白皇帝召自己前去所为何事。妹史过来,与贵妃妆扮收拾了一番,一行人随着容长一去了皇帝的寝殿。到得皇帝的寝殿时,天色已然暗沉下来,殿内烛火辉煌,亮如白昼,皇帝正端坐於书案前,一纸诏书平铺於案上,代替镇纸压在诏书上方的,乃是皇帝的玺印。

贵妃敛身行礼,皇帝端坐不动,待她礼毕,方挥手命容长一及妹史等人退下,与贵妃道:「你来与吾研墨。」

因皇帝向来嫌弃她文理不通,一手汉字又写得如同虫子爬,从未叫她伺候过笔墨,贵妃难免心内暗暗嘀咕,却也依言上前,将袖子挽了一挽,取清水施入砚台,再取过墨锭,在砚池中慢慢研磨,不一时,墨汁的清香慢慢氤氲开来。

皇帝看她手法并未出错,似是赞许地轻轻点头,待到墨浓时,随手取过墨玉笔筒里的一支狼毫,舔了舔墨池,落笔之前,却重重地叹了口气,蹙着眉头思索良久,狼毫悬在半空之中,笔尖的一滴墨汁欲落不落,看的贵妃心里头猫抓似的痒痒,终是没忍住,问道:「陛下有何烦心事不成?」又试探着问,「陛下召臣妾来,便是叫臣妾过来伺候笔墨的么?」

皇帝才要答话,忽听外头袁来保求见,索性搁下狼毫,命他入内,贵妃暂且避到屏风后头去。袁来保进得殿内,叩首毕,禀报道:「臣等已将二殿下护送回府内了。」

皇帝点头,问:「人都调遣过去了么?」

袁来保回复道:「三千亲卫都已交付与二殿下了。」

皇帝颔首:「你去与他说,叫他且安心歇息,明早叫他带人入宫。朕有要事要与他说。」

袁来保领命而去,贵妃自屏风后转出来,皇帝复又取了狼毫在手,无意间瞧见贵妃面上隐隐的有些不安,重又搁下笔,正色道:「贵妃,朕叫你来,是要同你说,朕大限将至,不得不安排身后事了。朕眼下要写的,便是遗诏。」顿了顿,又道,「你的去处,无需担心,朕打算明日便关照二郎一声,叫他万不可因为那逆臣贼子的缘故而为难你,你出家也罢,回西域也好,届时都随你的意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