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9章(2 / 2)

太夫人轻叹着,满脸都是怜惜之意,对明兰道:「你大嫂和我已没别的法子,我今日托你件事,你回去跟廷烨说说,他路头粗,人面广,他大哥如今都成这样了,叫他想想法子,怎么也得寻个灵光的大夫呀。」

此言一出,邵夫人无神的眼睛立刻亮了,满脸祈求的看着明兰,明兰心头一咯噔,自打进这屋子,她就竖起了全身的警惕。明兰想了想后,温文道:「这是自然的。不过,嫂子不如先和我说说之前大哥都瞧过哪些大夫了,免得二爷寻重了,反倒误事。」

邵夫人想想也是,连忙一个一个的数起来,说着说着她自己也沮丧了——从京中的几大名医世家,到直隶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的着名医馆,从太医院院正,到悬赏的乡野赤脚郎中,这二三十年来,几乎该请的大夫都请了。

说罢后,她看见对面的明兰脸上现出为难来,自己也知道是强人所难了。

「自是要去寻的,不过……」明兰思忖了片刻,斟酌道,「所谓人以类聚,二爷在外头认识的大多是行伍的弟兄,真叫他去寻大夫,怕也是治跌打外伤的。太夫人吃的盐比我们吃的饭还多,三弟妹的娘家也是京城久居的,还有叔叔婶婶他们,不若大伙儿都想想还有什么好的大夫,到时候二爷去请来就是了。咱们一大家子一块儿想辙,总比一个人摸瞎强些。」顾廷烨未必知道什么高明的大夫,可一旦知道了,估计可以以势压人一下。

邵夫人听出这个意思,也算同意了,默默的点头:「也只能如此了。」

太夫人目光一闪,看了明兰一眼,又叹道:「他们总共兄弟三人,只盼着廷烨得空了,也常来瞧瞧他大哥,没准儿还能好些。」

明兰笑得有些腼腆:「我回去就与二爷说。」

看她这么痛快,其余人也没什么好说的,朱氏忍不住细细打量这个新妯娌,只见明兰静静坐着,大多是在听别人说话,只时不时凑一句打趣,她的话不多,只说该说的,而且每句话都留三分,绝不说死,看似都应了,实则什么都没答应。

朱氏暗暗苦笑,觉得自己婆婆的意图怕要落空了。

这时外头丫鬟高声禀到:蓉姐儿来了。众人转头,只见巩红绡和秋娘一左一右的进来,前头是一身淡黄绣菊薄绸小袄的蓉姐儿,她还是一副瘦弱的模样,低垂着脑袋,也不说话。

「还不快给你母亲请安?」朱氏含笑道。

蓉姐儿垂首行了个礼,蹲得很不到位,歪歪扭扭的,然后她很低很低道:「给夫人请安。」

看她这么倔,一旁的秋娘几无可查的轻叹了声,柔柔的福了福,而巩红绡则伶俐的上前一步,殷勤的行礼,俏声道:「给夫人请安。」

明兰都微笑的点了点头:「听三太太说,你们大都已收拾好了大件箱笼,待会儿赶紧再整理下,今日咱们就要回澄园了。」

秋娘喜出望外,目光里尽是喜气,巩红绡抬眼看了看明兰,咬着嘴唇欲言又止,明兰嫌麻烦,打算装看不见,不过太夫人和气的开口:「二夫人是厚道人,有什么话就说吧。」

巩红绡连连福身,语气谦恭道:「妾身想、想带两个丫头一道过去,金喜和五儿…她们俩是与我一道陪嫁过来的,我、我舍不得她们……」声音越说越低。

明兰很敏锐的注意到蓉姐儿微一侧头,飞快的看了下巩红绡,然后又立刻垂头不语。

太夫人听了,笑着去看明兰,目光示意询问,明兰微笑道:「只要太夫人和大嫂子答应,我自是没有不肯的。」

太夫人满意的点点头,指着她们俩对明兰柔声道:「这两个也是不容易的,廷烨一走这许多年,也没个音讯,大家伙儿什么都不知道,她们偏就死心眼,一定要等着。唉……人心都是肉长的,看在这份心意上,她们日后若有不当的,你多担待些。」

语意满是悲悯的善意,红绡和秋娘一时感激,一齐眼眶发红的望着太夫人。

顾廷烨离家三年多,她们俩前两年和后一年的待遇差别至少两颗星,这会儿太夫人居然能把这番话说得这么流畅自然,明兰心里大是佩服,决心向榜样学习。她学足了太夫人的真诚语气,再添上一点温顺的薄嗔,眉眼秀美,笑道:「瞧您说的,就是您不吩咐,我还能亏待了她们不成!」

太夫人拉着明兰的手,眼中带着慈煦的笑意:「你这孩子!」

朱氏抿嘴而笑,邵夫人一脸宽慰,红绡和秋娘恭顺的表示感谢,红绡还拿帕子摁了摁眼角,以增加煽情度,两旁的丫鬟都凑趣的轻笑,好似所有人都觉得这是真的,果然戏如人生,人生如戏——明兰觉得今天自己过得真是太和谐了。